一、干部选聘科学规范措施有力
坚持标准做好选人用人工作,加强干部队伍建设。根据干部管理权限,按规定、按步骤、按程序,配合做好领导班子调整,党政领导班子领导学院科学发展的能力进一步增强。遵循“公开、平等、竞争、择优”的要求,做好中层干部的选拔、聘任工作,完善干部的教育培训和轮岗试用制度,干部队伍结构得到优化,民主集中制原则得到贯彻落实。推进干部培养、管理、考核工作的规范化、制度化,提高了中层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和管理能力。
二、岗位评聘制度改革稳步推进
实施岗位评聘制度改革,细化部门岗位设置、明确岗位名称、修订岗位职责、任职条件,对学院管理、专技、工勤岗位进行疏理,定岗定编。于2011年完成了首轮岗位聘任,2015年1月完成首轮岗位聘任考核工作,第二轮岗位聘任筹备工作有序进行。结合岗位聘任,平稳推进绩效工资改革,切实提高教职工福利水平;通过调整教师课酬系数,体现按劳分配,优绩优酬与统筹兼顾,注重公平效率的分配原则。
贯彻公平、公开、公正和评聘结合原则,2014年首次组织完成专业技术职务自主评聘工作。通过政策宣讲——公布计划——个人竞聘——系部推荐——学科评议——评聘委员会表决——公示等环节,确保政策落实到位,程序公开透明,结果公正公平,稳妥推进职称评聘制度改革。”十二五”期间22人晋升正高职称、68人晋升副高职称,学院现有副高以上职称140人,其中正高32人。
三、教师素质提升优化梯队人才
学院通过制定实施《专业技术职务评聘暂行办法》、《岗位聘期考核办法》,强化教师分类评价导向;通过国(省)培、访学访工、国(境)外培训等项目,大力实施教师素质提升计划,提高专任教师职教能力和专业水平,实现梯队动态培养,完善助讲——青年教师——骨干教师——专业带头人——教学名师五级递进式教师发展模式;依托师资团队,加强专兼职教师的产学研合作,通过“名师”引领、“专家”和“骨干”带动,完善教师专业发展规范,促进教师可持续发展。
“十二五”期间,学院教师中1 人获聘全国供销合作职业教育教指委副主任,2人获聘教育部高职高专教指委委员,6 人获聘省第二届高职高专教育专业教指委委员。1 人入选浙江省青年科学家培养计划,2 人入选钱江人才培养计划;1 人入选省新世纪151 人才工程第二层次培养人员计划,9人入选省新世纪151第三层次人才;3位省级专业带头人,10 人入选省级专业带头人培养计划。3 人被评为省级教学名师,5 人被评为省级教坛新秀;1位全国优秀教师,1位省级优秀教师。建设有省级“双师”教师培养培训基地2个,660 人组成的兼职教师库1 个。建设了3 个省级教学团队、5 个院级教学团队、7个系部教学团队。现学院专任教师305人,副高以上教师占专任教师的39.02%;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占77.7%,专任教师中双师素质占比达83.93%。
四、加强师德师风严格教师准入
制定《学院师德师风长效机制建设实施细则》,协同工作机制,切实加强对师德师风建设活动的领导,形成了自上而下的领导监督体系和自下而上的反馈评价体系,规范学术道德,在年度考核、职称评审、岗位聘任、评奖评优等领域实施师德师风“一票否决制”,制订师德师风警戒清单,为教师画出“师德红线”。制定并实施《助讲管理暂行办法》和《青年教职工职业发展规划实施办法》,逐步规范助讲培养流程,形成了导师带动、详尽规划——履行职责、多元培养、多方联动——期满考核、综合测评的助讲培养体系。